閱讀智能評估報告時常遇到的問題
康復服務的同工在處理智障人士的服務申請時,通常會接觸到申請人的心理報告或智能評估報告。在這些心理報告中,同工必然會留意申請人的智能水平或其他診斷及行為特徵等資料。但除了這些資料以外,同工還可能看到一大堆術語、名詞、數據,及心理學概念等一類艱深難明的內容。或許同工會敬而遠之,或滿腹疑問,但又無從查考。現筆錄常見的有關閱讀心理報告的疑問及稍作解釋,以供參考及指正。
再評估的需要性
同工有時會問,為什麼一些智障人士一生人只需接受一次智能評估,而另一些則需要兩次甚至多次的測試呢?一般情況下,除非有特殊的病變或腦部創傷,一個成年人的智能會長期保持在某一個水平之內,換句話說,智障人士在成年時曾接受評估,在若干年後評估結果仍然是有效的,在這情況下,該智障人士未必需要再接受智能評估。所以,心理學家可能會拒絕為某些成年智障人士再做評估,而建議同工參照已往心理報告的評估結果。
但也有一些例外的情況。例如智障人士若於學前(即六歲前)曾做智力測驗,他/她成年後需要再申請服務時,心理學家可能會建議再接受智力測試。又例如為了測驗某些病變對智障人士的智能水平的影響,心理學家會考慮再作評估。
評估工具的運用
|
心理學家有眾多的智能測試工具,這些工具一般都經過嚴格的科學方法而制定,其測試結果是有效和可靠的。心理學家根據臨床判斷而使用不同的工具去測試智障或懷疑智障人士的智能。面對能力比較高的測試者,心理學家可能會使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 (WAIS)(現在常用於成人的有英文再版及中文第三版,同工亦可能接觸到Wechsler系列中用於本地兒童的 Hong Kong - 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而測試能力比較一般或較低的測試者,心理學家可能會用Stand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 或 Merrill-Palmer Scales of Mental Development等工具。當然心理學家會根據臨床判斷、測試者的特殊情況(如專注力的問題)、或實際的限制,只使用一個評估工具的部分測試,抑或使用多個工具,來準確地量度出測試者的智能水平,或滿足轉介的需要。 |
此外,較全面的智能評估亦應測試智障人士的適應技能 (adaptive behaviors),而常用的工具有 Vineland Adaptive Behavior Scales 及 Scale of Independence Behaviors - Revised。當然,不同的工具會有不同的分測驗 (subtests)、測驗組合及測驗種類、及計算分數方法等差異。筆者認為,同工可重點留意心理學家對這些測驗結果的整體詮釋。
測試分數的類別及差異
在閱讀心理報告時,同工會留意到一大堆數據,最常見的有語文智商(Verbal IQ;VIQ),作業智商 (Performance IQ;PIQ), 全量表智商(Full Scale IQ;FSIQ),心智年齡 (Mental Age)等,而這些名稱本身可能已解釋了它們的意義了。但筆者認為,如果同工想詳細了解智能測驗結果的精髓,便要明白這些指數之間的分數差異了。一般心理報告會列明FSIQ、VIQ,和PIQ (及其他指數),同工需注意VIQ和PIQ有沒有明顯的差異(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iscrepanies;即兩者相差大約15分或以上)。如有的話,表示測試者的認知功能可能具有「臨床意義」(clinical implications),便應留意心理報告的解釋,及翻閱測試者的個人發展歷史等其他資料。另外,FSIQ的所列出分數並不是VIQ及PIQ的「平均分」。
一些詳細的心理報告更可能列出全部分測驗的成績或智能剖析圖 (profile),同工可以留意這些分數有沒有巨大的差異,以及相的解釋。此外,有些心理報告可能列出眾多的「分數」[如量表分數 (scale score)、原始分數(raw score),及其他指數等],令人感到混淆。同工若要比較眾分測驗的成績時,應參照它們的量表分數,而不是原始分數。不過,心理報告通常已分析了這些複雜的分數,來闡述測試者的認知功能的「特色」及強弱之處。
評估結果的詮釋
實際上,大多數人只會留意測試者的FSIQ (筆者註:有些心理學者反對單一指數可反映一個人的全面智能水平),而FSIQ無疑顯示了測試者的智力程度或範圍。但同工要留意,FSIQ不是「考試分數」。舉例說,若測試者甲的FSIQ是65而測試者乙的FSIQ是61,這些數字只表明他們的智力程度均屬於輕度智障,但並不意味測試者甲比測試者乙「聰明」或「叻」一些。再說,假設測試者乙在再測試時的FSIQ是64,這不一定代表測試者乙比以前「聰明了」。此外,一些心理報告只會列出測試者的心智年齡或年齡等值(age equivalent)來評定智能水平。
筆者曾接觸過一些家長,他們悉心培訓智障子女,並發現子女已有明顯進步。但在再測試時,家長不明白為何子女的智力程度可能反而比之前更低。其實,一個人的智力水平之高低是參考同年齡的人士的相關水平的,而不是單看某人是否比以前更「能幹」。簡單的說,測試者丙和測試者丁都在6歲時做同一個測驗,測試者丙能完成8件工作 (與同年齡小朋友的表現相仿),而測試者丁只能完成4件工作。當他們16歲時再接受測驗,測試者丁能完成12件工作,但測試者丙在同一個測驗中卻能完成30件工作(也是與同年齡的人的表現相仿)。結果顯示,測試者丁的確比以前「能幹」了,但這進步的幅度還追不上同年齡的正常測試者的進步幅度。與正常測試者相比之下,16歲的測試者丁的相對水平就顯得更低了。
結語
其實,心理報告其中一個目的是讓人更了解服務使用者。筆者認為,同工若能更了解心理報告的內容,可以有助我們提供的服務。畢竟,心理報告是由專業人員撰寫的,當中的確運用了不少心理專業的知識及詞彙,本文不能詳細及全面地解釋。若同工對心理報告時有所疑問,最好的解決方法,還是要諮詢心理學家的意見。
保良局康復服務臨床心理學家陳秉恆